Skip to content
WorldShine Group
中文 / English
info@worldshinegroup.com 240-751-7000
  • 主页
  • 专业护理
    • 阳光护理部
    • 特殊护理
  • 饮食养生
    • 阳光餐饮部
    • “阳光”厨房和餐饮
    • 厨房养生菜典
  • 社工服务
  • 交通服务
  • 养生活动
    • 阳光活动部
    • 运动娱乐养生
    • 文化艺术养生
    • 戏曲音乐舞蹈养生
    • 园艺养生
  • 会员感言
    • 会员感言
    • 会员心声
    • 图片视频集锦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阳光集团
    • 社区报道
    • 招聘信息

〖阳光婚庆庆典〗鹣鲽情深六十载

Home > 会员博客 > 〖阳光婚庆庆典〗鹣鲽情深六十载

〖阳光婚庆庆典〗鹣鲽情深六十载

Posted on September 25, 2015May 12, 2018 by bosen
0

——阳光老人周鸿涛周慧玉钻石婚记

雨辰

      这是一首以一生相濡以沫温暖彼此的深情恋曲,没有夸张的激荡,没有海枯石烂的誓言,只有朴素无华的平凡,以及以琐细的平凡累积的幸福,澄澈如秋水,静美如秋叶。如歌的岁月像深水下的缓流,蕴含着的是无比温馨的缱绻之情。

2015年9月25日,周鸿涛、周慧玉伉俪迎来了他们的钻石婚纪念日。


回望过去的60年,他们风雨同舟,不弃不离,呵护守望,温暖对方,两个生命交融得那么完美,和谐得犹如一个整体。周慧玉颇带文艺性地比喻:我和先生的婚姻,就像品尝红酒,看似并不华贵刺激,但却甘醇绵长,韵味浓郁,点点滴滴都在温暖着彼此的心,真希望就这么永远品尝下去……


被珍藏的订婚照

 

      面前的这张略显陈旧的黑白照片,被慧玉一直珍藏在身边。那是1954年,29岁的周先生向21岁的吴慧玉小姐求婚被允之后的订婚照,摄于台中的一个公园。蓝天丽日下,颀长儒雅的周先生身着西服,端庄秀丽的吴慧玉一袭乳白旗袍,两人紧紧依傍着,内敛羞涩的神情透出了内心的欢愉。真是好一对理想的才子佳人!好一张典型的民国范儿的照片!

周先生和吴慧玉,一个世家子弟,一个将门千金,因国共内战,飘泊到了台湾,他们的婚姻是天作之合。

 
周先生祖籍江苏如皋,那是一个重名节讲道德出望族的地方。周家是那里的大族。他本人于上海大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为躲避内战,孑然一身来到了台湾,并通过了教师资格任教于台中女子高中。吴慧玉乃将门之后,其父毕业于黄埔三期,曾转辗于军界和警界,一路仕途得意,44岁时就晋升为少将。1949年赴台前一年,在海南岛突发猛暴性肝炎,于45岁英年早逝。慧玉与寡母随军方撤退台湾,靠微薄抚恤艰苦度日。两个飘流异乡的青年,在困苦孤独中邂逅,慧玉以其天然去雕饰的热情活泼以及一副清脆亮丽甜美的歌喉 ,一下子就吸引了周先生的眼光。他们相识不久,就恋爱了。两人都渴望有个安静的港湾,安顿那颗漂泊的心。

那时的慧玉,深陷困境,却天性开朗,清纯可爱,惹人爱怜。周先生经过慎重考虑后,就向慧玉母亲表示了求婚之意。但慧玉母亲颇有疑虑,说慧玉自小患有眼疾,视力不好,我们孤儿寡母会成为你的拖累的啊。周先生现在还能忆起当时曾有过的困惑,但还是坚定地回答:“我既然决定娶慧玉,就会对她一辈子好,会对你们母女负责到底。”周先生一诺千金,一辈子以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自己的君子品德。

订婚后不久,他们于1955年9月25日举行了简单婚礼。他们不是王子公主,却从此也过上了幸福生活。虽然居室窄狭、经济拮据、条件艰苦,但因为有了爱,平凡的生活却充满了甜美和诗意的韵味。周先生回忆说:“我们婚后生活非常舒服,不奢华,却宁静满足。有家的感觉真好。”

 

如歌的岁月

 

       婚后的慧玉,带着初为人妇的喜悦,开始了她近乎脱胎换骨的嬗变,一改婚前不会做饭不会家务的千金生活,用心学起了做贤妻良母,很快就成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全职太太。

作为家庭主妇,慧玉首先苦学了全套的庖厨本领。至今回忆当初那些亲自烹饪的日子,还不无自豪地说:  “一般菜肴的煎炒炸煮、蒸熘炖烩,我样样精通,并能随家人的口味变化,一日三餐和夜宵,不断翻新,让家人吃得舒服。我既能做传统大菜,还能做传统小吃,就连民俗节气的各类糕点,我也都会做。我做的那些盐水鸭、鳗鱼干、多味粽子……还往往送给朋友分享,无一例外地被夸奖说比餐馆里卖的好吃。”慧玉的生活理念是,健康第一,饮食第一。先生那时的工资不高,但总是量入为出地精打细算,首先用于饮食的开销,舍不得在穿着打扮上多花一分钱。周先生现在还说:“我和孩子们的健康,是太太一手调养出来的,她有一手好厨艺,做的什么都好吃。对照一些同事,因为身体差,过早去世,而自己却能独享天年,真的非常幸运。”

慧玉是个快乐的家庭主妇,她自得其乐地敲打着“锅碗瓢盆”交响曲,沉浸在“油盐柴米酱醋茶”的打理中,在那个尚无电视的年代,一个小收音机就成了她最好的陪伴。她一边忙于家务,一边用收音机收听各类广播节目。她的灵敏的听觉,非凡的记忆力,超强的理解力被全部激活了。她听京剧,能把青衣唱得出神入化,整齣的《贵妃醉酒》、《锁麟囊》、《玉堂春》、《红娘》、《春秋配》等至今尚能一句不漏地唱出;她听音乐,能把当时流行的歌曲唱得炉火纯青,至今在老人中心演唱,还能引发同代人的怀旧情绪;她听评书和唐诗宋词,系统地吸取了传统文化知识,每每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总之,她家务学习两不误,既丰富了单调的生活,又增进了各种知识,尤其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这就让慧玉一直保有了雅致清新、进取乐观的精神状态,从而避免了一般全职太太由庸碌至萎顿的宿命。至今,那高雅的风韵,不俗的谈吐,深湛的文艺素质,都能依稀展现当年的风采,让人眼睛一亮。

作为贤妻,慧玉也是先生的好助理。周先生身材颀长,面容清癯,无论身着西服,还是一袭长袍,都能尽显他所特有的稳重、儒雅和知性。一般地说,先生的衣着,会反衬太太的审美眼光;而周先生的气韵光彩,高雅从容,蔼然可亲,温言细语,也彰显了他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和内心的安适。先生事业有成,曾先后获得台湾省政府“特殊优良教师奖”和中华民国行政院“从教三十年壹等奖”。奖状和奖章虽只是颁发给周先生的,但也包含着对贤内助太太的无声褒奖。

 

良好家风的后继人

周家三个孩子自幼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对孩子们的人生之路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周太太常常感叹庭训的重要。夫妻俩在教导孩子上,都遵循着优良传统,很多细微之处都非常用心。现在分居在美国,加拿大和台湾,从事不同工作,各有不同的辉煌。

四个孙子,稍长的三个都已大学毕业,获得学位,事业有成,一个尚在读大学,学业优异,他们前途不可限量。孙辈们也是周先生周太太的骄傲。

儿女孙子们,能成功做人,传承了周家的良好家风,这是令周先生夫妇无比自豪的。每每谈及孩子,周先生总是说:“慧玉为我生养了这么好三个的孩子,我一生都感激她”;而慧玉也总是说:“孩子们没有成为所谓的太保、太妹(台语贬词),个个成器,真是家门有幸,祖上有德,我们算是对祖上有了交代。”

祝福和期望

2015年3月29日,周先生迎来了九十华诞,在美加的大儿子和女儿带着孙辈们赶来马里兰庆生,一家三代,欢聚一堂。

红烛高照中,悬挂餐厅正中的大幅“90寿”的字样(朋友小山东和雯倩制作),熠熠生辉。周先生周太太伉俪盛装出席,脸上洋溢着幸福自豪的光彩。庆典开始,儿女孙辈们要周太太讲话,她于是吐露了满怀的深情:“过先生的生日比我自己过生日还高兴激动。他九十岁了,我们一起共度了六十个寒暑,甘甜苦辣,风雨同舟,先生总是给我爱的呵护,让我幸福。如今我们的三个孩子都事业有成,他们又给这个家族增添了四个孙子,人丁兴旺。我已经没有太多的奢求,感到很满足了。惟一觉得的是,这一生还欠先生的,无以偿还。我什么人也不亏欠,唯一所亏欠的是我的先生。……”说到动情之处,大家都禁不住热泪盈眶。周太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上帝为我关闭了一扇门,却又为我打开了一扇窗”,除了指她虽失明却又被赋予了非凡的智力外,更多的是指上帝把先生送给了她,使她虽有眼疾却获得了常人未必能得到的好夫婿,所以即使为家庭为丈夫奉献了一生,仍感叹自己还欠先生。这是何等的深情!

周先生90年生涯中的六十载是与太太相携而行的,他把太太视作须臾不能离开的伴侣。而周太太也说,这一生除了去美国照顾长孙三个月外,从来没有离开过先生。显然,他们都融入了彼此的生命,周太太觉得正是因为先生,自己的生命才得到了完美的绽放,而周先生也觉得,正是因为妻子,自己的人生才过得如此充实厚重。他们确实都因彼此而获得了生命的意义。

他们终身厮守,年轻时,先生是太太的眼睛,随时关照,及至后来,太太腿脚不便,先生又是太太的拐杖,执子之手,出必搀扶,现在他们都成了耄耋老人,步履蹒跚,都用上了沃尔克(Walker)双拐,但先生依然紧随太太前后,只要坐下,俩人就会习惯性地牵着对方的手。他们就如此这般地“执子之手”,一路走来。虽韶华已逝,却在牵手中“与子偕老”,浓情依旧。

现在就到了他们夫妇钻石婚纪念了。这是一个甲子,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未能达到这个时间高度,而他们一生相携相伴着走了过来。他们的爱情婚姻不是那种烟花爆竹式的,看似炙热绚烂却昙花一现,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平凡,平静平稳,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自然流畅,从韶华时光一步一步走到老年,以六十載光阴覆盖整个人生,这是多么迷人,也多么让人羡慕!如今这对耄耋伉俪正在阳光老人中心,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之下,幸福地享受着健康快乐。

所以周太太常以红酒比喻他们的婚姻,现在他们正一边品尝并回味着这甘醇的红酒,一边向桑榆晚景的深处走去,在那儿,将会迎来七十周年的白金婚纪念。那时相拥的这对银发老人,又将会是怎样的一副动人的风采?……我们为他们伉俪祝福,也殷殷地期待!

  • 主页
  • 专业护理
    • 阳光护理部
    • 特殊护理
  • 饮食养生
    • 阳光餐饮部
    • “阳光”厨房和餐饮
    • 厨房养生菜典
  • 社工服务
  • 交通服务
  • 养生活动
    • 阳光活动部
    • 运动娱乐养生
    • 文化艺术养生
    • 戏曲音乐舞蹈养生
    • 园艺养生
  • 会员感言
    • 会员感言
    • 会员心声
    • 图片视频集锦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阳光集团
    • 社区报道
    • 招聘信息
Terms and Conditions and Privacy Policies In accordance with federal civil rights law and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civil right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the USDA, its Agencies, offices, and employees, and institutions participating in or administering USDA programs are prohibited from discriminating based on race, color, national origin, sex, disability, age, or reprisal or retaliation for prior civil rights activity in any program or activity conducted or funded by USDA.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who require alternativ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for program information (e.g., Braille, large print, audiotape, American Sign Language), should contact the agency (state or local) where they applied for benefits. Individuals who are deaf, hard of hearing or have speech disabilities may contact USDA through the Federal Relay Service at (800) 877-8339. Additionally, program information may be made available in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To file a program complaint of discrimination, complete the USDA Program Discrimination Complaint Form, (AD-3027) found online at: How to File a Complaint, and at any USDA office, or write a letter addressed to USDA and provide in the letter all of the information requested in the form. To request a copy of the complaint form, call (866) 632-9992. Submit your completed form or letter to USDA by: mail: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Office of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Civil Rights 1400 Independence Avenue, SW Washington, D.C. 20250-9410; fax: (202) 690-7442; or email: program.intake@usda.gov. This institution is an equal opportunity provider. | © 2018-2020 Worldshine Group, Powered by Cobosystems, LLC
zh-CN Chinese (Simplified)
zh-CN Chinese (Simplified)en English